原标题:《新规实施满一周 部分市民游客仍有不文明观鸥行为》
11月1日起,《昆明市文明观赏红嘴鸥规定》(下称《规定》)正式实施。目前,《规定》实施已满一周。11月8日,记者走访滇池大坝、海埂公园、翠湖公园等地发现,大部分市民游客都能文明观鸥,但不文明观鸥行为仍然存在。
01
大坝未设鸥粮销售点
许多人拿面包喂海鸥
11月8日上午的滇池大坝,红嘴鸥成群结队,上下翻飞,前来观鸥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,人们纷纷与这些可爱的精灵互动、拍照。大部分人观赏、投喂红嘴鸥时举止文明,也保持了相对合适的投喂距离。
根据《规定》,投喂红嘴鸥时,应当在陆地区域投喂符合标准的鸥粮。但尽管红嘴鸥抵昆已有半个多月,滇池大坝上还未设置鸥粮销售点,售卖面包的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,吸引了不少想要喂鸥的市民游客。
面包饼干等可以用来投喂红嘴鸥吗?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博士、昆明鸟类协会秘书长赵雪冰表示,红嘴鸥以鱼、虾等动物性食物为主,也会少量取食植物。来昆越冬的红嘴鸥可能面临天然食物不足的状况,所以昆明专门为它们生产了鸥粮,进行补充投喂。鸥粮以骨粉、鱼粉、淀粉等多种材料配比制成,充分考虑了营养性、经济性、便携性等因素,由专门的中标厂家统一生产配送。“面包和饼干这些食物,红嘴鸥也会取食,但是这类食物营养单一,不利于红嘴鸥储备越冬能量。”
采访中,也有市民建议,滇池大坝作为昆明重要的观鸥场所,应加强《规定》的宣传,进一步倡导呼吁市民游客文明观鸥。同时尽快设置鸥粮销售点,引导市民游客投喂符合标准的鸥粮。
02
还有人把面包叼在嘴里
吸引红嘴鸥
根据《规定》,市民游客应尊重红嘴鸥的自然习性,保持适当观赏距离,文明拍摄。但是,记者在滇池大坝、海埂公园看到,仍有人把面包等食物抛进水里喂鸥,叼一块面包在嘴里吸引红嘴鸥的行为也不时出现。
“观鸥、喂鸥时,人与红嘴鸥应保持一定的距离,避免直接接触。”赵雪冰介绍,来昆的红嘴鸥飞越了3000多公里,不排除有携带致病菌的可能;人避免直接接触,可以有效防止人畜共患病发生。此外,人在观鸥过程中出现触摸、驱赶、抓捕等现象,对它们是一种侵扰和惊吓。
如何正确喂鸥?《规定》明确指出:投喂红嘴鸥时,应当在陆地区域投喂符合标准的鸥粮。这是为了避免鸥粮进入水体造成污染。根据滇池研究院和昆明鸟协提供的相关数据,投入水中的鸥粮除少部分被取食外,绝大部分都沉入了水底,造成水中的化学元素大量增加。另外,在红嘴鸥集中的水域,鸟粪也会造成水体污染。
03
滇池大坝上经常出现
乱丢垃圾现象
由于投喂红嘴鸥的市民游客很多,滇池大坝上经常出现乱丢垃圾现象。除面包的包装袋被随地乱扔之外,橘子皮、瓜子壳、废纸等垃圾比比皆是。
“有些人买了面包,喂完红嘴鸥之后,随手就把包装袋扔在地上了。”保洁人员刘女士表示,近期观鸥人数不断增加,大坝上产生的各种垃圾也与日俱增。尽管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时刻打扫,但清洁的速度始终赶不上垃圾产生的速度。
“如果大家都能不乱丢垃圾,为观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,这样大家观鸥的体验会更好,拍出来的照片上,地面干干净净的,也更好看。”一名保洁人员表示。